创新驱动发展!禺疆智能团队以水下机器人项目勇夺漳州市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
在 2025 年漳州市创新创业大赛中,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“禺疆智能”团队凭借其创新的水下机器人项目,成功斩获一等奖。该团队专注于开发用于水产养殖的水下机器人,旨在解决水产养殖行业面临的诸多挑战,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效率与可持续性。

禺疆智能团队的水下机器人具有多项显著优势,能够有效满足水产养殖的实际需求。首先,水下机器人可代替人员进入复杂多变的水下环境,极大地降低了人员作业风险,保障了人身安全。其次,用水下机器人替代潜水员,可显著降低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,提高了经济效益。此外,该机器人能够无休息地连续作业,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,确保水产养殖环境的实时监测。经过长期研发与实践检验,机器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充分验证。

在实际应用中,禺疆智能团队的水下机器人展现出强大且多元的功能。在环境监测方面,机器人搭载了高精度传感器,可实时监测水体温度、酸碱度、溶氧量等关键指标,一旦某项参数出现异常,能迅速发出警报,为养殖人员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持,帮助其快速调整养殖策略。
疾病检测功能更是该机器人的一大亮点。它通过先进的图像识别与生物检测技术,能够对养殖鱼类的体表状态、行为模式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,精准识别鱼类常见疾病的早期症状,如白点病、烂鳃病等,做到疾病早发现、早干预。
同时,配套的云平台则为科学用药提供了有力支撑。机器人收集到的环境数据和疾病检测信息会实时上传至云平台,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与专业算法,结合鱼类品种、生长阶段等因素,智能推荐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,避免因盲目用药导致的环境污染和药物残留问题,既保障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,又实现了绿色养殖。

此外,在设施维护方面,布置螺旋锚时,传统方式效率较低,而通过该水下机器人可快速高效地完成安装,不仅提高了布置效率,还因螺旋锚良好的双向抗压和抗拉特性,增强了海洋养殖设施的稳定性,同时减小了对海底环境的影响。装配机械手的水下机器人还能在渔场中巡视并及时回收死鱼,有效维护养殖环境。
禺疆智能团队的成功,不仅体现了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,也为水产养殖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未来,团队计划进一步优化水下机器人技术,拓展其在水产养殖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应用,为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。
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